一点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318章 陈庆之的治政之道

计划被打乱,有计划被打乱的好处。

陈庆之入城后,虽然听得康成明的抱怨,不过还是很快将县里的情况梳理得井井有条,着实是看呆了暂代利川知县的宣抚使秋安。

“陈大人,还请不吝赐教。”

秋安也是个好学的人,知道自己的治理能力没有陈庆之厉害, 接下来他也想要好好干。

要是能稳住利川,回头他可不是宣抚使,而是正儿八经的知县了!

这可是官身!

“秋知县客气,想要治理地方也简单,总结起来就几点。第一,先了解本地情况,然后熟读户册、地册, 跟其他一些资源。

如果有问题,可以去寻县志读。

自太史公以来,地方修志,虽然没有被支持,但也没人反对。

太祖开国之后更是如此,毕竟北方饱受胡乱,百姓离散严重,大量的人从南方回去,多少还是有隔阂。

所以太祖便下令各地修志,各家修谱,并将五胡兼容。所以想要知道本地情况,读志最快。”

“第二,则是审判罪犯,斗败恶族。利川大族只有三个,都是《世家录》上从九品家族。

所以要寻本地大族,看哪家可以拉拢,哪家得打死。

眼下我们面对的是向氏,但我们带兵而来,就不用担心他们会反抗,无非就是捏死他们罢了。

灭了以后, 就能审判他们。”

“第三,斗地主,分田地,宣教化,明法典。这些都是秋知县擅长的,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第四,若是治地内有蛮族,要看生熟,若是生番,就接触一二,他们不闹,我们不理,若是他们闹事,出手必为雷霆一击!若是熟番,安抚归化,改土归流,可徐徐图之。”

“第五, 重视水利,道路。自今上为太子掌国之初, 就立下臻言:要想富, 先修路。古往今来,便是如此。

虽然修路只在关中修,但发来的法令,也是有评核的。

之后利川想要沟通四方,道路、运河,都得想办法上,这背后需要一个大局观测。

而我们有地方志,就可以通过了解本地河流水文、古之道途、以及险要之地,通过建设、疏浚、设卡等方式,将百里之地全力统筹调度。

以交通之利养交通,以山川湖泽之利养百姓,各地所产不同,但要经常同四方交流,寻有用之物产尝试栽植,设试点,小范围试错,有用推广,无用就放弃,莫要一拍脑袋就应下来。”

陈庆之跑来应官的之前,在广州、扬州各地的郡县当过幕僚、小吏,施政有着自己一套心得。

尤其是应昭当监国的那几年,江南发展势头很快,因为应昭的作梗,让关东和关陇没有办法很好的伸手南方,江南也就弹起来速度快了很多。

这个时候,但凡有心想要与北方一较高下的江南世家,那是卯足劲的干。

陈庆之也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有了大量的市政积累。

怎么说呢?

很有用。

秋安被点了之后,一下就明白了很多道理:“太谢谢陈知县了!若不是陈知县,我这里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客气了。自古以来,一县令长莫不是如此施为。不过今后可能得变,毕竟地方家族陨落,农社必然崛起。”陈庆之有点忧愁,“农社长官,便是下一个世家,农社长官若是与农兵勾结,危害更大,只是不知陛下会怎么处理。”

“这……”秋安脸色凝重了几分,“只能通过教育,来尽可能的削弱农社长官的权势。”

“这个平衡不好办。只是不知道观察使……”陈庆之想到了地方三个管事的。

宣抚使、招讨使、观察使。

直到现在,观察使都没有安排下来,或许是应昭没时间处理,但这个早晚得安排下来。

至于怎么安排,就很玄妙了。

当然,还有一个村长。

“算了,不说了,先这么办吧。我去看看粮食,得想办法多筹集一批。”

陈庆之跟秋安一道去了粮仓。

然后看着破败的常平仓,长叹一声:“这一次向氏的粮食,我就少拿,你拿来几百石,从本地招揽流民,重修常平仓,然后再修路。先把本地人的村落进行调整,然后掺杂流民家庭于其中组成新的农社。这样就能平衡本地的势力。之后鼓励他们通婚,缓和流民和本地百姓的矛盾。”

“鼓励的话,得奖励吧。”

“免租一成。”陈庆之淡淡的说。

“这……好吧。反正此地地租对于朝廷而言,可有可无。”

“不,粮田的租可以降,但茶山的租不能降,但也不能太高,山里头,必须要有一项可以运出去的商品。而茶叶,就是一种很好的商品。今上宏才大略,相信三年之内,必然四海同风,到时候北方牧区,就是最好的茶叶出口地。朝廷也一定会加大力度征收茶税,山不适合种粮,但可以养茶树,茶叶卖出去之后,再从荆湘购买粮食回来,这样才能保证利川的粮食供给。”

“之后就是粮仓,《太子要略》有言:国中县仓积粟三载,保民安灾;积粟五载,可伐诸地;积粟十载,徙民开垦,扩土为疆,天下何处不为华夏所有?”

《太子要略》本来只是应昭的读书笔记。

里头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被起居注官跟随抄下来,然后整理之后给拿出来刊印了。

陈庆之有幸拜读过,因为江南世家觉得这东西出自东宫,或许是应昭缺钱了,想要找他们要钱花,索性一本一两黄金的买了些。

但给应昭整理的起居注官是个人才,根据这些读书笔记的内容,整理出了八卷。

分别为:国政、国情、国争、兵略、兵策、兵战、百工、四夷。

里头很多东西,都是应昭的思考。

《太子要略》配合《大同书》,陈庆之也能弄明白现在的皇帝到底存在个什么心思。

“秋知县,边陲诸地,为陛下所重。陛下在其《国争卷》有言:边鄙?短浅之言!边地不为鄙也,理当以能吏上任,任好评善,则优升迁。宰相必起于州郡,边地险恶尚能善治,必为王佐之才,优选之。”

陈庆之的话,让秋安不住点头:“确实如此!我是东宫出身,陛下对边地一直很看重,无论垦戍,还是做经济作物,陛下都说此地若是开发,百载之后国人必过万万。”

“万万!”

陈庆之呼吸沉重了几分:“盛世乎?”

古之人,寻天理,只为参天之道,但士大夫,只要有醉心于国政者,无不将人口增长和粮食增产当做盛世,盛世就是每个士人的天理天道。

陈庆之激动后说:“望我有生之年能见到!”

喜欢我是汤世祖请大家收藏:(www.1dwx.net)我是汤世祖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一点文学推荐阅读: 抗战从雪豹开始签到海上升明帝大宋诡探荆轲让我刺秦王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水浒之柴进为王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抗战飞虎营猎击三国贞观有新人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炼狱特工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练习生从徒手劈砖开始夺嫡请把普通的升官游戏还给我第五部队秦时之铸剑者大明官战神之王不死狂兵开局和西门庆拜把子我的谍战岁月诛明吕布的游戏唐朝小闲人大魏宫廷我在秦朝当神棍万历1592三国之白马关郎帝国的崛起大明最强败家子奋斗在贞观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三国:汉帝求我接皇位签到在红楼三国:开局曹操要借我脑袋回到英国当大亨我,大明太子!开局签到大雪龙骑黑夜将尽我在大宋整挺好摊牌了我是假太监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我在古代当大哥大明神捕回到宋朝当王爷抗战:从八佰开始龙组兵王
一点文学搜藏榜: 抗日之将胆传奇三国之播种大师亮剑之军工系统庆余年大明第一臣重生之大总统交锋大唐龙牙大唐:开局我成了李世民女婿我在三国当名师最强兵王我在南宋能网购古代也是套路深贞观第一诡才清末变重生大唐皇太子民国大军阀1898共和国之辉明贼明末1625唐朝小官人大唐酒徒龙腾紫塞让法兰西再次伟大武哲录幽灵帝国拜占庭大唐:开局忽悠李世民下副本屠龙明翊神圣罗马帝国大明开局就登基三国之极品董卓回到三国从抢赵云的马开始大宋的智慧三国:开局带着曹操跑路茫茫网海中我与你相遇明末:我行我上了啊!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回到旧石器时代宋厨子盛唐重启大唐农圣抗日之无限战争系统1558年的天变女帝的臣真的不好当最强奶爸兵王汉当兴大唐小侯爷兵王之王这个武大郎,你惹不起
一点文学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大宋西门笔记我就是要做皇帝奋斗在新明朝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铁血骠骑大唐全才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江山如此多骄血帅开国功贼三国之天下霸业吕氏皇朝奉天承运盗宋明末资本家抗日之兵王纵横边戎猎日神刀大周权相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抗日之横扫天下抗日之精英特战队宋起波斯湾极品皇帝大宋极品国师超级大独裁者杀手特种兵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明贼1558年的天变陷阵三国最强战兵三国之我的老婆是武圣张辽新传唯我独裁决战朝鲜一世吉祥回到大明当才子战国之鹰浴血抗战强明乱世小民野望之三河梦幻祸害大清